序號
|
檢測對象
|
檢測項目
|
檢查內容
|
1
|
交流充電樁
|
樁體檢查
|
外觀檢查,標志檢查,基本構成檢查,可采用落地式或壁掛式等安裝方式。落地式充電設施室內充電設施基礎應高出地坪50mm,室外充電設備基礎應高出地坪200mm。必要時可安裝防撞欄。
|
2
|
剩余電流保護器
|
檢查充電樁配備剩余電流保護器A型或B型,充電設施中的斷路器,漏電保護器均可正常工作。
|
3
|
通信功能試驗
|
人工檢查充電樁與監控管理系統通信是否正常,充電數據是否正確無誤傳至監控管理系統。
|
4
|
充電連接裝置檢查
|
檢查充電樁供電插座,接口結構尺寸復核、插頭空間尺寸復核、插座空間尺寸復核。
|
5
|
鎖止裝置檢查
|
檢測充電樁鎖止功能,且確認供電接口和車輛接口的機械鎖止有效性。
|
6
|
顯示功能試驗
|
檢查交流充電樁顯示相關信息,且顯示字符清晰、完整、沒有缺損。
|
7
|
輸入功能試驗
|
手動設置充電機充電參數,檢查充電機應能正確響應。
|
8
|
計量功能試驗
|
對于安裝有電能表的充電樁,檢查工作誤差測定、示值誤差及付費誤差測定、時鐘示值誤差測定。
|
9
|
輸出短路保護試驗
|
充電設施具有故障報警功能,模擬充電樁輸出短路故障。
|
10
|
過溫保護試驗
|
檢查供電插座設置溫度監控裝置,模擬充電樁充電接口溫度超過過溫保護值情況。
|
11
|
急停保護試驗
|
安裝急停開關的充電樁連接試驗系統,按下急停健充電機能夠停止充電。
|
12
|
漏電保護試驗
|
漏電安全保護裝置外觀完好,工作正常。
|
13
|
連接方式檢查
|
檢查充電樁,使用電纜和連接器將電動汽車接入電網(電源)的方法。連接方式A、連接方式B、連接方式C,其應提供充電插座。
|
14
|
電纜管理及貯存檢查
|
對于車輛插頭貯存裝置與充電樁分離的產品,其產品說明書應有車輛插頭貯存裝置安裝位置的相關說明。
|
15
|
允許溫度試驗
|
檢查充電樁可觸及部分***高允許溫度不超過50-85℃
|
16
|
開門保護試驗
|
安全門測試,充電樁有無安裝安全門保護裝置。
|
17
|
動力電源輸入失電試驗
|
輸入失電壓降42.4VAC(峰值)以下,模擬停止交流供電。
|
18
|
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試驗
|
測量充電樁主電路與控制電路或輔助電路導電部分之間的電氣間隙與爬電距離。
|
19
|
絕緣電阻試驗
|
檢查導線絕緣應無老化,損傷痕跡,絕緣電阻不應小于10MΩ。
|
20
|
介電強度試驗
|
充電設施現場測量L1-PE泄漏電流之間不應大于10mA。
|
21
|
接地試驗
|
檢查充電樁的接地部件,接地點至總接地之間的電阻不應大于0.1Ω。
|
22
|
充電控制狀態試驗
|
檢查充電樁連接確認測試、充電準備就緒測試、啟動和充電階段測試、正常充電結束測試,各接口控制導引功能應該獨立運行完全隔離。
|
23
|
充電連接控制時序試驗
|
檢查充電樁充電連接控制過程和間隔時間是否滿足要求。
|
24
|
控制導引電壓限值試驗
|
檢查充電樁CP回路電壓限值測試(限值內測試、超限值測試、車輛電阻***值測試)。
|
25
|
保護接地連接性試驗
|
PE斷針測試:對于充電電流大于16A且采用連接方法A或連接方式B的充電樁,達到解鎖條件,供電接口電子鎖應能正確解鎖。
|
26
|
控制導引連續異常試驗
|
分別為三種測試方法:CC斷線測試、CP斷線測試、CP接地測試。檢查電壓值PWM信號、充電狀態、K1和K2狀態;對于充電電流大于16A且采用連接方法A或連接方式B的充電樁,達到解鎖條件,供電接口電子鎖應能正確解鎖。
|
27
|
斷開開關S2再閉合試驗
|
模擬斷開開關S2(狀態2’),檢查PWM信號、充電狀態。
|
28
|
過流試驗
|
根據充電樁提供的***大供電電流能力,檢查PWM信號、充電狀態、供電接鎖止狀態。
|
29
|
噪聲試驗
|
在半消音室內檢查充電樁在額定負載狀態下穩定運行時,測量噪聲***大值不應大于55dB(A)。
|
30
|
非車載充電機
|
樁體檢查
|
外觀檢查,標志檢查,基本構成檢查,可采用落地式或壁掛式等安裝方式。落地式充電設施室內充電設施基礎應高出地坪50mm,室外充電設備基礎應高出地坪200mm。必要時可安裝防撞欄。
|
31
|
防盜措施檢查
|
檢查戶外性充電機,應具有防盜措施,如防盜鎖和防盜螺釘
|
32
|
充電控制功能試驗
|
檢查充電樁連接上級監控系統或運營管理系統以及車輛的情況下。
|
33
|
通信功能試驗
|
檢查充電機具備與廠家的上級監控系統或運營管理系統通信功能。
|
34
|
直流輸出回路短路檢測功能試驗
|
模擬直流輸出回路出現短路故障,檢查充電機應止停絕緣檢測過程,并發出告警提示。
|
35
|
車輛插頭鎖止功能試驗
|
檢查電子鎖止裝置對機械鎖止裝置的聯鎖效果,模擬故障不能繼續充電。
|
36
|
預充電功能試驗
|
檢測判斷通信報文電池電壓誤差范圍。
|
37
|
顯示功能試驗
|
檢查待機狀態、充電狀態、故障或告警狀態顯示相關信息,且顯示字符清晰、完整、沒有缺損。
|
38
|
輸入功能試驗
|
手動設置充電機充電參數,檢查充電機應能正確響應。
|
39
|
計量功能試驗
|
對于安裝有電能表的充電樁,檢查工作誤差測定、示值誤差及付費誤差測定、時鐘示值誤差測定。
|
40
|
急停功能試驗
|
對于一體式充電機、分體式充電機,檢查充電機應安裝急停裝置和防止誤操作的防護措施。
|
41
|
輸出短路保護試驗
|
短接充電機的直流輸出端,檢查充電機短路容量保護值。
|
42
|
過溫保護試驗
|
檢查充電機過濾網堵塞、冷卻風扇、內部溫度。
|
43
|
開門保護試驗
|
安全門測試,充電樁有無安裝安全門保護裝置。
|
44
|
蓄電池反接試驗
|
將動力蓄電池極性反轉控制。
|
45
|
連接方式檢查
|
檢查充電樁,使用電纜和連接器將電動汽車接入電網(電源)的方法。連接方式A、連接方式B、連接方式C,其應提供充電插座。
|
46
|
充電連接裝置檢查
|
檢查充電樁供電插座,接口結構尺寸復核、插頭空間尺寸復核、插座空間尺寸復核。
|
47
|
電纜管理及貯存檢查
|
對于車輛插頭貯存裝置與充電樁分離的產品,其產品說明書應有車輛插頭貯存裝置安裝位置的相關說明。
|
48
|
電氣隔離檢測
|
檢查充電機的電氣原理圖,目測充電機的動力電源和直流輸出之間應電氣隔離。
|
49
|
動力電源輸入失電試驗
|
輸入失電壓降60VDC(峰值)以下,模擬停止交流供電。
|
50
|
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試驗
|
測量充電樁主電路與控制電路或輔助電路導電部分之間的電氣間隙與爬電距離。
|
51
|
絕緣電阻試驗
|
檢查導線絕緣應無老化,損傷痕跡,絕緣電阻不應小于10MΩ。
|
52
|
介電強度試驗
|
充電設施現場測量L1-PE泄漏電流之間不應大于10mA。
|
53
|
允許溫度試驗
|
檢查充電樁可觸及部分***高允許溫度不超過50-85℃。
|
54
|
接地試驗
|
檢查充電樁的接地部件,接地點至總接地之間的電阻不應大于0.1Ω。
|
55
|
噪聲
|
在半消音室內檢查充電樁在額定負載狀態下穩定運行時,測量噪聲***大值不應大于55dB。
|
56
|
低壓輔助電源試驗
|
檢查輔助電源輸出電壓。
|
57
|
穩流精度試驗
|
設置在恒流狀態下,調整輸出電壓在上、下限范圍內穩流精度不應超過±1%。
|
58
|
穩壓精度試驗
|
設置在恒壓狀態下,調整負載電流在0A-***大輸出電流范圍內穩壓精度不應超過±0.5%。
|
59
|
限壓特性試驗
|
設置在恒流狀態下,檢查充電機應自動降流輸出電流。
|
60
|
限流特性試驗
|
設置在恒壓狀態下,檢查充電機應自動降壓輸出電壓。
|
61
|
輸出電流測量誤差試驗
|
設置在恒流狀態下,檢查測得輸出電流誤差值。
|
62
|
輸出電壓測量誤差試驗
|
設置在恒壓狀態下,檢查測得輸出電壓誤差值。
|
63
|
協議一致性試驗
|
只測:7.5.1低壓輔助上電及充電握手階段DN.1001到DN.1004,7.5.2充電參數配置階段DN.2001到DN.2010,7.5.3充電階段DN.3001到DN.3010,7.5.4充電結束階段DN.4001到DN.4004。
|
64
|
充電連接控制時序試驗
|
檢查充電機模擬車輛接口連接狀態、K5和K6狀態、電池狀態、充電狀態、通信狀態、車輛接口鎖止狀態、充電狀態轉換的間隔時間。
|
65
|
通信中斷試驗
|
只在充電階段通信超時/中斷時,檢查K1和K2狀態,檢查充電機保持通信故障測試、重新連接響應測試
|
66
|
連接檢測信號斷開試驗
|
開關S斷開測試,車輛接口斷開測試。檢查階段通信狀態、充電狀態、K1和K2狀態、K3和K4狀態、車輛接口鎖止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