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由東南大學科研團隊自主研發的國內首輛分布式電驅動飛行汽車“東大·鯤鵬1號”驚艷亮相。該技術源于機械工程學院車輛工程系與江蘇省智能電動運載裝備工程研究中心。
“東大·鯤鵬1號”飛行汽車是國內首輛全輪轉向全輪驅動、四軸八槳構型飛行汽車,也是江蘇省首輛陸空一體飛行汽車。
傳統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是以垂直起降航空飛行器作為主要發力點開展的研發,不具備地面移動能力,而“東大·鯤鵬1號”為陸空一體構型,兼具地面運載裝備的快速移動與空中運載裝備的靈活移動能力。
該項目負責人、東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殷國棟教授介紹,“東大·鯤鵬1號”集多項創新技術于一身,突破了陸空一體化車身結構拓撲優化、動力系統全域冗余機制、多模態交互數字化座艙、跨域共用多維數據融合、陸空分布式電驅動系統以及雙阿克曼協同轉向等關鍵核心技術。
據悉,“東大·鯤鵬1號”整機尺寸為2.1×1.2×1.5m,最大起飛重量500kg,飛行續航時間≥20min,最大飛行高度≥300m;地面運動模式基于四輪轂分布式電驅動系統,前后雙阿克曼轉向,電液復合制動,最高時速60km/h。
目前“東大·鯤鵬1號”續航主要依靠大功率動力電池,項目團隊成員莊偉超告訴記者,團隊還開發了增程式航空電推進系統,相比于現有純電池驅動系統,具有大功率、長續航、高可靠等特點,飛行續航時間有望突破2小時,將在下一代陸空一體飛行汽車上應用。
殷國棟表示,“‘東大·鯤鵬1號’飛行汽車的研發成功,是學校在科研創新和人才培養方面的成果體現。我們的團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致力于探索未來交通出行的新模式。我們希望通過這一創新成果,為未來的交通出行提供更多可能,并在低空經濟領域貢獻自己的力量。”
“東大·鯤鵬1號”基于車輛工程系在分布式電驅動、復合能源動力系統、自動駕駛等領域的創新突破與豐厚經驗,是東南大學對立體交通體系與跨域運載裝備的探索與實踐,也是多學科交叉融合創新的典范,涉及機械工程、車輛工程、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儀器科學與技術、設計學等多個學科門類,是東南大學開展學科交叉的重要成果與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