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廣東省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其中提到:
重點任務
(一)化石能源消費減量替代行動。
1. 嚴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費。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推動煤電低碳化改造和建設,推進煤電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三改聯動”。提高電煤消費比重,大力壓減非電力用煤,持續推進燃煤鍋爐關停整合、工業窯爐清潔能源替代和散煤治理。在保證電力、熱力供應等前提下,推進30萬千瓦及以上熱電聯產機組供熱半徑15公里范圍內的生物質鍋爐(含氣化爐)、未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燃煤鍋爐、未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燃煤小熱電機組(含自備電廠)關停整合。到2025年底,在保障能源電力供應前提下合理控制珠三角地區煤炭消費量。
2. 優化油氣消費結構。合理調控石油消費,加快交通領域油品替代,保持油品消費處于合理區間,推廣先進生物液體燃料、可持續航空燃料。加大南海油氣勘探開發力度,推進中海油烏石17—2等油氣田勘探開發,爭取實現油氣資源增儲上產。加快頁巖油(氣)、煤層氣、致密油(氣)等非常規油氣資源規模化開發。有序引導天然氣消費,推進天然氣在交通、商業、居民生活等領域的高效利用,優先保障居民生活。除石化企業現有自備機組外,不得采用高硫石油焦作為燃料。
(二)非化石能源消費提升行動。
1. 加大非化石能源開發力度。推進海上風電規模化開發,加快推進陽江青州、汕頭勒門等場址項目建設。推進分布式光伏高質量發展,加快各類園區、公共機構和公共設施、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城市建筑、農村等建設分布式光伏。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加快建設惠州太平嶺核電、陸豐核電5、6號機組和廉江核電一期等項目。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能,統籌規劃垃圾焚燒發電、農林生物質發電、生物天然氣項目開發。統籌產業布局,建設完備的氫氣“制、儲、輸、用”體系,規范氫能產業有序發展。到2025年底,全省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占比達到30%左右。 |